第二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報告與研討會在京舉行
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生命分析化學的研究水平,加強學術交流,增進學科交叉,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,清華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承辦的“第二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報告與研討會”于2008年3月28-31日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。來自全國各地共500余名學者與研究生參加了大會。 大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陳洪淵院士、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董紹俊院士、中國科學院汪爾康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姚守拙院士、中國科學院俞汝勤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張玉奎院士共6位院士出席了本次大會并在29日上午作了精彩的報告。報告內容詳細如下: 陳洪淵院士:生命化學分析的識別與傳感 董紹俊院士:關于Toxicity 的一些思考 汪爾康院士:探討分子識別及特異性的某些研究 姚守拙院士:納米材料的生物負效應——分析化學的新挑戰(zhàn) 俞汝勤院士:核酸適配體探針研制中分子信號轉換與傳感界面構建方法的探索 張玉奎院士:蛋白質分離鑒定新技術新方法研究進展 陳洪淵院士認真聽取報告 董紹俊院士認真聽取報告 汪爾康院士在作大會報告 姚守拙院士在作大會報告 俞汝勤院士在作大會報告 張玉奎院士在作大會報告 6位院士精彩演講引起了熱烈的反響。此外,北京大學化學學院莊乾坤教授在上午還作了“分析化學學科項目資助情況簡介”的報告。 莊乾坤教授作大會報告 29日下午及30日,多場主題報告討論會在不同報告廳同時舉行,來自國內多名優(yōu)秀學者就:1)樣品制備及相關方法,2)生物及環(huán)境復雜樣品分析,3)單細胞、單分子及極端環(huán)境樣品分析,4)臨床、醫(yī)藥與法學分析,5)化學生物學分析方法,6)生物示蹤與成像分析,7)新裝置、新儀器與新技術等主題分別進行了演講和熱烈的討論 會議秉承了2006年第一屆會議的宗旨,以自由研討的形式,讓思想撞擊出火花,使創(chuàng)造力突涌,以期形成我國生命分析化學研究之獨特的戰(zhàn)略思路,壯大具有特殊戰(zhàn)斗力的我國生命分析化學研究群體,建設我國生動活潑的生命分析化學科學研究的新局面。 大會充分體現了學術民主的精神,強化了交流與討論,參會學者發(fā)言和討論無不積極、熱烈、自由,形成了一種輕松、平等的學術交流氣氛。本次盛會無論是在會議的規(guī)格、組織形式、報告的水平,還是與會者的熱情以及會議的學術氛圍都有新的突破,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